• <nobr id="tavqk"></nobr>

      1. <bdo id="tavqk"></bdo>

        <track id="tavqk"><div id="tavqk"><td id="tavqk"></td></div></track>

        1. <nobr id="tavqk"></nobr><bdo id="tavqk"><dfn id="tavqk"></dfn></bdo>
          添加馬甲

          請在下面輸入您的馬甲帳號信息, 然后點擊 "添加" 按鈕. 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馬甲的密碼或安全提問, 請刪除這個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個馬甲收取工本費 200 金錢

          用戶名
          密碼
           
          安全提問
          回答
           
          附加設置  
           



          標題: [分享] 人之師表——清代蘭州杰出教育家馬世燾先生
          泉水叮咚響
          秀才
          Rank: 2



          UID 13572
          精華 0
          積分 3066
          帖子 38
          威望 0
          金錢 3003
          貢獻 0
          閱讀權限 20
          注冊 2007-4-4
          狀態 離線
          樓主
          發表于 2023-4-26 12:07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分享到:

          人之師表——清代蘭州杰出教育家馬世燾先生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了解蘭州文化歷史的人,還想著、懷念著清代蘭州杰出的教育家、詩人馬世燾先生。先生去世60年后,蘭州老百姓將他入祀五泉太昊宮皋蘭鄉賢祠。

          說起世燾先生,在我的腦海里就會聯想到當今中國社會最需要的知識分子的文化精神!做過多年教育工作,文化精神是我刻骨,銘記的思想情感。每每閱讀先生精神風范,震撼、感動之心,就會油然而生,更多的是敬仰。

          馬世燾(1809-1875),字魯平,據《金城馬氏家譜》載:“清咸豐乙卯科回族舉人馬世燾之先祖為山東歷城人,明初隨征火落赤,落籍蘭州!

          幼年的馬世燾師從金灼庵先生接受啟蒙教育,后師從平番壽山先生學詩,懂曉“讀書當先正本原,愿將學業溯源頭”的道理。他遵師所囑,別家出行,游賞西北名山大川,風景名勝,開闊胸襟,增進學識。他博涉群籍,沉潛治學、扶掖后人,成就斐然。他為民請命,舍身求善,意氣可嘉。為近代蘭州留下了中國知識分子可貴的文化精神, 為眾人敬慕。

          道光丙戌(1826年),陜甘學政戴蘭芬案臨蘭州,魯平以考古文取得了第一名,成為秀才,年方十七。戴蘭芬對這位富有才學的蘭州士子倍加賞識。

          功夫不負苦心人。咸豐五年(1855)馬世燾赴西安鄉試,考中乙卯科舉人,年已47歲,一時蘭州各界驚奇。

          馬世燾操行高潔,績學能文,先后被聘為縣立皋蘭書院、府立五泉書院山長。他因材施教,善于訓導。授徒數十年,桃李滿蘭山,教育界頗有蓬勃之象。著名學者張國常、內閣中書陳彬、廣東試用知縣賀琳、寧州學正王式金等均出其門下。張國常等贈送“絳帳傳薪”匾額懸掛于五泉書院講堂,表達尊師之情。

          我知道馬世燾最早是聽父輩們說的,“馬魯平學問好,詩寫得好,教出來的學生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施絳紗帳,英才濟濟!辈⒔o我講了他的很多故事。

          世燾先生在位于蘭州下溝建有枳香山房,亦叫馬家別墅,處于梨樹深處,以階下有一株枳樹而得名。其所作《枳花》云:“一株僅見在吾家 ,窗外清香透絳紗。此地本來枳樹少,經春都訝杏枝斜。橘逾淮北原無種,藥采隴頭也作花,留地階前同愛護,椿萱堂下永清華!

          而后我讀到了他的《枳香山房詩草》,先生善于發現美好的東西,目中生景,筆下生情,寫景,抒情,不得不讓人感嘆先生的高雅和天趣的文人氣息。讓我找到了那個時代詩歌生態的高貴和尊嚴。

          再后來學習了他的治學思想,他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民族傳統教義打通,并結合起來,順應時代潮流,建立了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應該說,他的研究給學術界貢獻了很有價值的東西。讓我找到了那個時代學子們受到的最好的文科教育。

          當我深入學習了他為百姓請命的事跡后,我被感動、被震撼。他自覺自信,胸有成竹,伴隨他的是有力量的文化,是裨益人生的善。讓我找到了中國社會最需要的知識分子的文化精神!

          世燾先生是好教師、真學者。素與蘭州賢達曹炯、吳可櫝、盧政、馬文炳、馬中律相友善,經常論文賦詩,砥礪氣節。他把畢生的精力和最大的熱情,都投進了教書育人。先生認真研究教學內容,談出自己的看法,用獨到的見解來啟發學生。對學問的問真,對研究的務實,以及教育風格和內容上的融會貫通,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自己知道的交給學生,給學生增添深厚的學識和文化涵養。

          我敬重他的學問和做人的操守。他不愿意從政,但他忠君愛民,視野開闊,敢于發表政見。在老百姓處在危難之際,在遇到緊要的事的時候,他的反應體現出的是見識與格局。敢于挺身而出,敢于說話,這就是馬世燾。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可謂學界楷模。

          同治年間,河湟事變,蘭州大吏議辦房捐,籌集政務費用,百姓苦不堪言。馬世燾不畏權貴,正色諫阻:“瘡痍未起,若復剝削,民何以堪?”由于馬世燾力阻,官員們停止了籌款,使苛捐雜稅重壓下的百姓們稍得喘息。表現出先生體恤貧苦百姓生活負擔念民精神。

          同治五年(1866),蘭州被圍,城內百姓危在旦夕。為救全城百姓,馬世燾奮不顧身,大義凜然,不畏強暴,深夜從城墻上乘垂筐下城,找到亂軍首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伸張利害大義,最后說服圍兵撤兵而去。此舉“不惟獲免生靈涂炭,而回漢積年之忿隙亦融洽矣!笔潞,同治皇帝御書賜“意氣可嘉”匾額,予以褒揚;議敘五品銜,銓四川綿竹知縣。馬世燾生性恬淡,辭不就職。先生只求學問,不要官位。

          同治六年(1867年),署理陜甘總督穆圖善聘魯平為西席,教授其子明保。左宗棠很器重明保。曾詢其師為誰?明保以馬魯平先生回答,并進魯平著作。左宗棠讀其著述后,贊不絕口,“大匠之門,宜無棄材也!睒O力保薦,為先生婉拒,左宗棠越加欽佩他的為人,撰聯書贈:“鐘鼎山林各天性,風流儒雅是吾師”以表達對先生的傾慕之情。

          據《甘寧青史略正編》記載:“光緒元年回紳馬世燾購南潭口孝友坊居民張中魁房屋一院(二十一間)改建回民義學規模為之一擴!痹诠俑莫剟钛a助下,重修南關養正義學,動員鼓勵更多兒童入學讀書識字。在教學內容上,重點突出社會教化和道德培養。義學學生除了讀書、識字、講書、讀詩外,還要懂得禮儀揖讓,懂得長幼有序,每日放學均要向老師行禮,以培養其日常行為規范。

          世燾先生學問淵博,貫通中西,主張,“融合儒家忠恕之道,用易學南華之精奧,闡揚中華性理之真諱”。他一生著述頗豐,可惜多已佚失。見于著錄的有《四書集注解釋切要》4卷、《日新堂詩文集》4卷,F僅存《枳香山房詩草》2卷。共收詩284首,其內容可分為吟詠鄉土風物、紀游懷古、饋贈師友、品評詩文、應試感懷五類。

          特別是在吟詠蘭州鄉土風物中,他所寫的《蘭山竹枝詞》十首組詩,對蘭州四時八節、名勝古跡、民俗特產的描繪,展現了蘭州盛貌,抒發了熱愛蘭州的熱情。從他的詩作中我看到,他對本土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景觀的審美心理重在自然的原生態美,在把握形勢與感受形象,體驗和理解內容,探究意蘊等統一和諧上,領悟隱藏得比較深,精神層次極高。審美能達到這個層次的人真的不多。

          世燾先生詩宗陶淵明,王烜稱其詩“恫幅無華”,有數十篇選入《蘭山清諸家詩鈔》。 《黃河灘上有披沙揀金者歌》生動刻畫了淘金者的形象:“黃河岸上積沙深,披揀人人費苦心。不有良工精抉擇,焉能沙里認來金!保ā缎绿茣さ乩碇尽罚禾m州貢麩金。蘭州麩金在黃河畔泥沙中淘取?梢娞m州黃河兩岸自古以來可淘金。) 馬世燾的很多詩詞,寄情于家鄉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精神,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懷。如《蘭州竹枝詞》中詠蘭詩詞:


            一

            金錢再買樂為何,路轉星橋燈火多。

            看是人間春不夜,滿城都唱太平歌。

            二

            夭桃秾李滿城栽,梨苑花先入眼來。

            別有動人春色好,碧桃開罷海棠開。

            三

            名山最愛五泉游,炎夏登臨似早秋。

            煙水茫?床槐M,一層樓外一層樓。

            四

            淳化原來內府藏,筆痕墨瀋重琳瑯。

            自從臨石裝成帖,誰不臨池仰肅王。

            
          世燾先生重其德業,以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與文人情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學生,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世燾先生去世后,吳可讀挽其聯曰:“老輩無多,嘆大雅泯焉,絳帳于今誰繼武;解人有幾,恨知音渺矣,青尊何處復論文?”
            
          1935年3月7日,蘭州各界人士將他入祀五泉太昊宮皋蘭鄉賢祠!吨匦薷尢m縣志》為他立傳,稱他:“績學能文,操行不茍。主講皋蘭書院,勤于訓迪,及門成就甚多!钡胤矫速t士吳可瀆、陳克清、劉友篤、郭維屏、朱云龍等都有撰文,對馬世燾品高學粹堪為后世楷模,且能以文化教育力量溝通民族間之感情,此對于國家民族有極大之貢獻的文化精神給予高度評價和敬慕之意。

          □馬琦明

          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頂部



          京ICP備07018629號
          本站QQ群69392608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3-5-18 21:38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資源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告知,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XML
          Processed in 0.04743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系站長 - 精簡版 - 手機版
          好深快点再快点好爽太大了456视频|18禁免费A片v毛片无码网站播放器|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免费一级特黄aa大片爽爽影院
        2. <nobr id="tavqk"></nobr>

            1. <bdo id="tavqk"></bdo>

              <track id="tavqk"><div id="tavqk"><td id="tavqk"></td></div></track>

              1. <nobr id="tavqk"></nobr><bdo id="tavqk"><dfn id="tavqk"></dfn></bdo>